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经济新闻

“南水”十载润北方 惠及1.85亿人

发布时间:2024-12-12 11:29|栏目: 经济新闻 |浏览次数:

  南水北调东中线10年调水超765亿立方米、惠及1.85亿人

  “南水”十载润北方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”“要审时度势、科学布局,准确把握东线、中线、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,加强顶层设计,优化战略安排,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”。

  2014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。10年来,护工程、延管网、保水质,工程累计调水超765亿立方米,综合效益充分释放,成为造福亿万群众的世纪工程和民心工程。

  从南水北调看国家水网

  初步构筑起“四横三纵、南北调配、东西互济”水网总体格局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水网建设起来,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,会载入千秋史册。”

  一道水资源不等式,折射“夏汛冬枯、北缺南丰”的基本水情。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.2%,水资源与人口、经济、耕地等资源和经济布局极不匹配。

  “南方水多,北方水少,如有可能,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。”70多年前,毛泽东同志提出宏伟构想。一代代人接续奋战,50多种规划方案比对,6000人次专家集思广益;数十万建设者十多载攻坚,挖填土石方25.5亿立方米,研发63项新材料新工艺、110项国家专利……浪漫畅想成为神州大地上的大国奇迹。

  一张水网铺展沃野,汩汩清水润泽万家。越天堑、跨江河、过铁路,南水北调东中线沟通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,翻越群山,襟江带湖,纵横干渠与蜿蜒水系,畅通大动脉,筑牢主骨架,织密国家水网。

  10年调水超765亿立方米,见证一张安全水网。

  “‘南水’泡茶,汤色浓、滋味好。”家住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后营社区的樊雪说起喝水的变化,过去井要打到几百米才能见水,遇上天旱,定时供水,大家要排队打水。

  平顶山是喝上第一口“南水”的城市。2014年夏旱,居民“大水缸”白龟山水库见底,百万群众用水告急,尚未正式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应急调水,长江水400里驰援。一渠水与一座城,紧紧相连,南水北调中线已累计向平顶山市生活供水7.14亿立方米。

  10年来,从应急调水到常规调水,从补充性水源到重要水源……以干渠为脉,纵横延展的引水线,揽入越来越多的城乡,1.85亿人喝上“南水”,夯实供水安全。

  3000多个日夜安全稳定运行,见证一张韧性水网。

  正值冬日,天寒地冻。拦冰索、排冰闸、融冰设备……依次排开。“时刻监测气温和流量,一旦遇到结冰,立即启动预案。”对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槐先锋来说,冰期亦大考。

  人防加技防,护“南水”长流。南水北调中线经受多次极端寒潮天气。在中线,完善冰期输水调度方案,布设除冰设备,建立抢险队伍。在东线,精准施策,紧盯胶东、鲁北干线,滚动分析研判。

  数字孪生技术迭代升级,见证一张现代水网。

  1.26万个视频摄像头、13座水质监测自动站……源源不断汇集数据,在南水北调中线总调度中心,工况一目了然。“点击鼠标,远程调控,中线570余孔闸门精准配合,确保按量供水。”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总调度中心副主任李景刚介绍。

  在中线,深化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北斗等新技术集成应用,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由1.0升级迭代为2.0。在东线,大型泵站水泵声纹人工智能监测系统示范应用。南水北调东中线初步构建起具有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“四预”功能的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工程体系。

  从南水北调看民生为上

  成为40多座大中城市重要水源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民生为上、治水为要”“南水北调,我很关心。这是国之大事、世纪工程、民心工程”。

  一渠清水源源北上,写就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。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,复苏河湖生态环境,有效促进了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,为千家万户送来了“优质水”,成为40多座大中城市重要水源。

  引来“放心水”,群众饮水安全有保障。

  一口井,有民生之盼,见证饮水之变。

  河南范县甜水井村,过去喝的是苦井水。“井越挖越深,味道却越来越苦。”村民苗静静回忆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配套工程从范县穿过,引管道、建水厂,甜水井村接上大水网。“井里存的是甘甜‘南水’,装的智能水表,自动放水、手机缴费,吃水不愁。”苗静静感慨。

Copyright © 2023-2025 金海国资企业网 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
合作/意见信箱:hh7000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