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军事新闻

吉林:跑出现代农业发展“加速度”

发布时间:2024-12-17 09:44|栏目: 军事新闻 |浏览次数:

  央广网长春12月15日消息(记者舒震)寒冬时节,吉林大地却热火朝天,粮食加工、物流对接、销售各环节繁忙有序,展现出一幅丰饶美丽、生机盎然的冬日画卷。

  2024年,吉林粮食再获大丰收,总产量高达853.2亿斤,稳居全国第四位。在这片黑土地上,农民们农闲人不闲,正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发展,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  科技赋能,推动农产品飞跃

  在公主岭市的吉林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一排排流水线操作席上,工人们对玉米产品清洗、挑选、塑封、灭菌、蒸熟、装箱……经过一道道工序,一穗穗鲜食玉米从这里走出吉林,走进全国居民的餐桌。

  “我们利用了玉米的资源优势来进行产品开发,我们现在主打的产品——真空保鲜的甜玉米系列,包括玉米穗儿、玉米多少玉米粒等两大系列10个产品是我们主导利用资源优势。”在技术研发上,隋书侠介绍道,“我们主要引进了美国和日本的这种保鲜蔬菜的整体技术,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个加工工艺站在国内的前沿,起点就比较高”。

  在科技创新上,按照省级实验室标准,公司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院战略合作,建立玉米、果蔬食品联合研发中心,主要针对鲜食玉米、果蔬类产品等精深开发。也正因有了科技的支撑,公司才能更好地推动玉米产业多元化发展。据悉,农嫂公司还进行了生物医药领域研究,目前已获得14项实用新型专利、9项外观设计专利。

  “我们会坚定不移走产、学、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,扩大‘吉林鲜食玉米’品牌影响力,实现吉林鲜食玉米产业振兴,大力推动吉林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。”隋书侠满怀信心地说。

  农嫂公司只是公主岭鲜食玉米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。公主岭市依托玉米资源优势、产业基础,坚持深化“农头工尾”,不断“延链、强链、补链”,深挖玉米产业新动能,切实推动鲜食玉米产业蓬勃发展。以吉林农嫂、吉林祥裕、德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鲜食玉米种植、生产、加工和销售产业链,年加工鲜食玉米穗、玉米粒、玉米段2亿穗以上,年产量4.4万吨以上,产值达10亿元以上。

  产业链延伸,守住粮食安全底线

  与鲜食玉米模式截然不同的是,四平市梨树县的吉林省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储粮服务。“每年储存粮食都是个大难题,储存时间越长,损耗就越多。新天龙的储粮服务为我们合作社的签约农户解决了这一大后顾之忧。”十家堡镇金成合作社负责人刘金成感慨道。

  新天龙公司在粮食产前与合作社签约,每公顷提供3000元耕种资金,支持合作社统一种植、统一管理。粮食产后,签约合作社和农户可将收获后的粮食直接存入新天龙公司,享受三个月的免费储存服务。

  “我们开展这项业务,就是看到农民的难处,想为家乡的农民做点实事。”新天龙负责此业务的李经理表示,“经过几年的探索,这一模式受到了合作社的广泛欢迎。今年,信用社还与我们合作推出了‘黑金贷’业务,凡是在我们这儿存粮的合作社,信用社无条件提供10000元人民币贷款。”

  不仅仅是解决众多合作社资金上的困难,新天龙公司与大规模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,从粮食产前的贷款、耕种、管理、收割,到产后的运输、烘干、储存、销售和加工,实现了各环节的无缝对接。

  此外,新天龙公司还推出了“点价结算”的特色服务模式。这一服务让合作社和农民能够根据粮食市场行情随时点价结算,增强了农民的议价能力,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。“去年我就是在最高点结算的,社里的农民都高兴坏了!”刘金成满脸喜悦地说道。

  截至目前,新天龙公司已与45家合作社签约,覆盖5881公顷土地,涉及4995户农户,为农户存粮超过1亿斤。

 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,不仅打通了三产融合新渠道,将粮食产前“贷、耕、种、管、收”的5个环节,以及粮食产后“运、烘、储、销、加”的5个环节,一共10个环节无缝对接,架起互联互通、互惠互助的全产业桥梁,也实现‘粮头食尾、农头工尾'全程服务。这种模式多渠道减少了粮食损耗,促进了产销协作共赢。

  品质为先,销售持续攀升

  眼下,舒兰市的米企们,正迅速进入加工生产阶段。各大米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内,机器轰鸣,车辆穿梭,生产节奏在大雪过后更是显著加快。大家的目标一致——抢抓元旦和春节市场,让消费者在新年里品尝到新鲜的舒兰大米,既迎新又应景。

Copyright © 2023-2025 金海国资企业网 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
合作/意见信箱:hh7000@qq.com